一、团队简介
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水处理工程教师团队围绕城镇水系统及良好的水社会循环,助力中原崛起,水处理工程教师团队依托我校市政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城镇先进环保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平台,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心教书育人,服务地方经济,团队组建十多年以来,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突出业绩。
二、团队主要成员情况
姓 名 |
职称/职务 |
出生年月 |
政治面貌 |
学历学位 |
陈松涛 |
教授 |
1965.04 |
中共党员 |
博士 |
毛艳丽 |
教授 |
1975.03 |
中共党员 |
博士 |
朱新锋 |
教授 |
1978.03 |
中共党员 |
博士 |
郭一飞 |
教授 |
1964.08 |
中共党员 |
硕士 |
张岩 |
教授 |
1972.10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博士 |
余海静 |
教授 |
1970.09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硕士 |
康海彦 |
副教授 |
1978.06 |
中共党员 |
博士 |
刘彪 |
副教授 |
1981.08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博士 |
吴俊峰 |
副教授 |
1980.04 |
中共党员 |
博士 |
姜忠峰 |
副教授 |
1981.03 |
中共党员 |
博士 |
杨治广 |
副教授 |
1971.07 |
中共党员 |
博士 |
刘雪平 |
副教授 |
1973.12 |
民盟盟员 |
博士 |
吴丽 |
副教授 |
1981.12 |
群众 |
博士 |
梁峰 |
副教授 |
1973.12 |
群众 |
博士 |
万祥云 |
副教授 |
1979.05 |
中共党员 |
博士 |
延旭 |
讲师 |
1986.09 |
群众 |
博士 |
谷得明 |
讲师 |
1989.07 |
群众 |
博士 |
高宏斌 |
讲师 |
1988.09 |
中共党员 |
博士 |
李松亚 |
讲师 |
1990.11 |
中共党员 |
博士 |
宋忠贤 |
讲师 |
1986.04 |
中共党员 |
博士 |
张霞 |
讲师 |
1979.06 |
中共党员 |
博士 |
三、师德师风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队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四个领路人”和“四个相统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将师德规范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学生并帮助他们渡过生活和学习中的困境,树立自信心,如2016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葛东东在团队教师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成功考取江苏大学研究生。
团队学习黄大年同志的敬业风范,学习他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团队教师利用“5+2”、“白+黑”和“寒+暑”,牺牲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2013 -2019年,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程历时6年,湛河80公里主河道与120公里支沟沿线,每一处都有团队教师言传身教的足迹;平顶山市15条重要河流,每条河流都留下了团队教师带领学生调查污染源的身影,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严谨务实的职业精神。
十八大以来,团队教师1人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中原标兵称号,2人获平顶山市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11人次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6人获校级优秀教师,3人获校级文明教师,所在党支部被评为省级样板支部,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教育教学
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团队紧跟时代步伐,以初心推进教学改革,践行新时代教育使命。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融入专业课程,润物无声,强化课堂主阵地育人功能,目前团队建设了《水质工程学(上)》等4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依托慕课、学在城建等平台,团队教师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加大产教融合,获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3人在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1人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团队同时建设了《水污染控制工程(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水文地质学》等13门校级网络和在线开放课程,《工业水处理工程》等2门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为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0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教研室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该专业于2021年再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为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基础保障。
五、科研创新
实干担当,创新争先。团队教师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将科研做在祖国的大地上。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8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带动了学院及学校实干担当,创新争先的新风貌。
基于团队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先后建立了城镇先进环保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和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六、社会服务
开放共享,示范引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河南城建学院响应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向湛河污染宣战”的号召,以水处理工程教师团队为主的河南城建师生完成了整个湛河及18条支沟的污染源调查、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并指导了湛河治理后期施工与管理,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目前湛河水质进入全省河流水质排名前十名,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河之一。
团队湛河治理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培养了大量的德才兼备人才,当时学生核心成员殷世强已成为我校老师,陈云鹏已成为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总工,李伟兵现为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全超迪现为宁波冰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十八大以来团队承担社会服务项目合同金额300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团队教师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下,亲自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深水杯”、“水务杯”等科技创新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技能。
七、团队建设
团结协作,持续发展。团队带头人陈松涛教授为我校副校长,主管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带领团队成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围绕城镇水系统及良好的水社会循环开展水处理工程技术研发,目前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开拓创新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团队21人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比例达100%。
团队依托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教学、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实现师德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2019年团队荣获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