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专业依托地方建设和环保行业,服务城镇化建设及水环境治理,立足河南,辐射中原,面向全国,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与我校“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城建大学”保持高度一致。
二、历史沿革
该专业是学校建校初期(1984年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和1986年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招生的两个专业之一,2002年成为学校第一批招收本科学生的6个专业之一,2019年成为河南省一本招生专业,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点,兼职硕士生导师7名,先后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
三、特色优势
专业依托市政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围绕新型城镇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聚焦城镇水务、智慧水务、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 利用国家级、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工程素质;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为依托,以教师各类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为抓手,搭建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深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主要举措
1)强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产业需求,不断优化培养目标,注重面向用人单位、行业专家调研,建立基于“有效反馈”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采用“3+1”模式,最后一年开设职业岗位适应综合训练等实训环节,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
通过深化专业综合改革,该专业于2010年被批准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2021年复评通过,有效期6年,改革成效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较好落实,并形成常态化机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认可与好评,平均就业率97%。
(2)坚持立德树人,建立“三师,双带头”全过程多维度人才培养机制
2)强化立德树人,发挥系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双带头人”组织优势,在教师队伍中筑牢“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教学大纲中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建立“学业导师+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培养机制,对学生科技创新、专业教育、考研指导、执业资格考试、工程实践培训等全过程多维度指导。
3)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构建“学生+团队+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工程素质
4)对接产业链,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和科研平台的桥梁作用,吸纳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学生参与教师团队承担地方水环境治理及市政工程设计等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
5)打造“互联网+智慧教学”模式,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智慧教学”新形态,构建“云—台—端”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课堂与网络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专业核心课程由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让工程项目进课堂、让工程师进课堂。
2.主要成效
1)立德树人效果显著,疫情和河南涝情期间5名学生在家乡属地主动担任抗疫和防汛志愿者,受到当地政府表彰。
2)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团队教师带领学生承担平顶山市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项目、湛河治理工程、开封市排水设施普查与检测项目、兰州水源地项目工程等50余项。
3)“互联网+智慧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获批省级课程13门,专业课网上建课率100%。项目式教学使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