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检索结果

我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教师举行交流会
为进一步提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加强双方教学与科研合作交流,10月11日上午,我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教师在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会议室举行教学交流会。 参加会议的有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教师马卡洛娃•斯维特兰娜•维塔莉叶芙娜、古丽耶娃•尤莉安娜•亚历山德拉洛夫娜、阿弗肖科维奇•阿列克谢•彼得洛维奇及学生代表,我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专任教师、河南省绿色低碳水
发表时间:2023/10/16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做班级的暖心使者”心理委员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学生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快速反应机制,夯实朋辈互助育人工作实效,10月12日,我院在9A315组织召开了“做班级的暖心使者”主题心理委员培训会,此次培训由我院“政好愈见”心理辅导站负责人王璐璐老师担任主讲。 培训会上,王老师围绕心理委员角色定位和职责、心理委员的危机识别技能、心理委员的倾听技能三个方面进行培训。强调了心理委员
发表时间:2023/10/16

我校王超海教授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2023年10月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2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2),我校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王超海教授入选该榜单。这也是我校教师首次入选。原文链接: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 该排名由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P.A.
发表时间:2023/10/13

不负韶华逐新梦,扬帆起航筑新程—环境工程系举办2023级环境...
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是落实人才培养的起点,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环境工程专业2023级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内涵、增强专业认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及融入学习生活。在学院党委的领导、关心和学工部门的配合下,10月12日晚上,环境工程系在9A406教室顺利开展了2023级环境工程专业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活动。活动主要由“院长说学情、名师讲方向、行业讲专业、学长学姐讲经验”四部
发表时间:2023/10/13

我校教师承担的教育部给排水专业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近日,教育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指委组织专家对2020年度获批的40项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了评审,我校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黄雪征老师主持承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PSJZW2020-38)顺利通过结题验收。这是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指委项目,同期获批的还包括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
发表时间:2023/10/12

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基金申报指...
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2017年建立以来,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促进开展创新活动,为扩大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作为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中心的作用,根据《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基金,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本实验室固定人员联合申报。 一、资助原则 1.开放基金主要资助对象应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或博士学位,并在
发表时间:2023/10/12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召开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推进会
10月7日,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在9A313召开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会。学院副院长刘彪,各教研系就业专职工作人员参加。 会上,大家围绕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一是要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指导服务,坚持“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二是准确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求职意愿,按照“一人一策”要求,精准帮扶指导;三是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指导、精准送岗等活动,积极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个性化
发表时间:2023/10/08

探寻自来水的秘密 净水处理知识科普
为引导青少年树立保护水资源、善用水资源的意识,助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10月7日,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了“探寻自来水的秘密”为主题的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吸引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明路小学50余名小学生前来“探秘”。 本次科普活动分为“水的秘密”、“水的净化之旅”和“魔法实验”三个环节。在“水的秘密”环节中,刘彪老师以“水循环”为主线,以互动的方式为同学们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水如何
发表时间:2023/10/08

《中国教育报》报道: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化产...
近年来,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认真贯彻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能够胜任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实践中,学院不断强化产科教创深度融合,创新市政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为建设美丽城乡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经验。9月26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朱新锋、曹恒慧、刘彪、康海彦撰写的题为《深化产科教创融合 助力
发表时间:2023/09/27

我院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答辩会
为确保奖助学金评审“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发挥优秀学子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育人效果,促进学风建设,根据学校《关于做好我校2023年秋季学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学院实际,9月20日晚,我院在9号楼A315会议室举行了2023年秋季学期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答辩会,学院副书记姜忠峰、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参加答辩会并担任评委,各年级优秀学生
发表时间:2023/09/25

共有 1,85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86 页   当前第 5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