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资源化与催化减排团队
|
团队负责人: 朱新锋,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团队成员: 刘雪平,杨世鹏,张金辉,王凯,蒋利宾 团队研究方向: (1)环境功能材料设计, (2)新型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3)VOCs净化和CO2资源化。 团队简介: 团队围绕固体废物/矿渣资源化与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和技术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研究。近年来,团队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团队
|
团队带头人: 刘彪 团队成员: 李松亚、庞丹丹、李洁冰、张婷婷、周长瑞、胡慧、龙晓静、王云秋 研究方向: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控制、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协同演变机制,已在水环境中典型新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老化机制、相互作用关系与共暴露毒性机制、废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机制、微生物群落的毒性应激响应等方面作出了创新性成果,并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化工污染控制与智能材料研究团队
|
团队负责人: 王超海 团队成员: 张岩 王军宁 彭荣富 团队研究方向: 1.环境功能材料 2.机器学习 3.新污染物快速检测 团队简介: 团队面向化工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河南省“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主动对接“7+28+N”产业链中的“节能环保装备”,在新型水处理药剂、机器学习、新污染物快速检测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社会服务。团队目前承担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固体废物源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团队
|
团队带头人: 杨治广 团队成员: 李国丰、徐稳定、郭崔崔、宋丰明 研究方向 (1)固体废物污染源的形成、迁移与转化。 (2)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团队简介 团队主要从事固体废物中污染源的形成、迁移与转化过程的机制研究,探究固废污染源在环境行为过程中的演变过程和消除机理。探究大宗固体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处置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发新装备,致力于解决大宗固体废物的堆放难、处置难的问题,达到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城市地下空间安全与地质环境治理研究团队
|
团队带头人: 贾炳 团队成员: 娄 全、杨艳辉、唐一举、刘 升、卢方超、王文军、田好敏、万祥云 研究方向: 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在张铁岗院士、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赵铁锤教授、中西部土木建筑学会联盟理事长王新泉教授的指导下。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安全与地质环境治理,开展地下空间结构失稳监测与加固技术、地下空间通风与防灭火技术、城市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等技术研究。2021年以来,研究团队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城市地下空间安全与地质环境治理研究团队
|
团队带头人: 贾炳 团队成员: 娄 全、杨艳辉、唐一举、刘 升、卢方超、王文军、田好敏、万祥云 研究方向: 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在张铁岗院士、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赵铁锤教授、中西部土木建筑学会联盟理事长王新泉教授的指导下。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安全与地质环境治理,开展地下空间结构失稳监测与加固技术、地下空间通风与防灭火技术、城市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等技术研究。2021年以来,研究团队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典型污染物控制技术研发团队
|
团队带头人:毛艳丽 团队成员:康海彦、宋忠贤、延旭、张霞、黄真真、谷得明、耿洪超、闫晓乐、王乾佑、张玉婵 学生成员:靳涵宇、王文瑶、李燕娜、崔乐琦、朱涵、白汶玉。 团队研究方向: ①低碳节能水处理工艺研发及推广应用 ②农村生活污水低耗处理技术研发 ③持久性污染物靶向去除技术研发 团队简介: 团队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求,主要针对抗生素、重金属及环境激素等水体持久性污染物和新兴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机构设置
|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教学成果
|
(一)教学成果奖 202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百城提质工程背景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学生发展为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 (二)教学技能竞赛 2024年,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二等奖,谷得明 2024年,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刘彪 2024年,河南省本科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
课程建设
|
(一)省级课程 2023年,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水质工程学(下)》 2022年,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水质工程学(上)》 2022年,河南省一流线上本科课程,《水质工程学(下)》 2022年,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2021年,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2021年,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水质工程学(下)》 2021年,河南省样板 |
|
发表时间:2024/09/01 |
|